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的就是皮质性白内障这种类型,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。可双侧性病发,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。视力可呈进行性减退,有时可以在光亮的背景下看到固定的黑点。 皮质性白内障主要分为以下几期: 一)、初发期:混浊首先出现在晶体周边部,皮质,呈楔形,其尖端指向中心。散瞳后可见到眼底红反光中有黑色楔形暗影,瞳孔区仍透明。视力无影响。 二)、未成熟期或称膨胀期:混浊的皮质吸收水分肿胀,混浊加重并向周围扩展,体积渐增大。虹膜被推向前方,前房变浅,有发生青光眼的可能。 在未成熟期晶体前囊下皮质尚未完全混浊,用斜照法检查时,可在光源同侧瞳孔区看到新月形投影,这是此期的特征。 三)、成熟期:混浊扩展到整个晶体,皮质水肿减退,晶体呈灰白色或乳白色。视力降至眼前指数或手动以下,此时晶体囊腔内的张力降低,晶体囊与皮质易分离,是白内障手术最理想的时期。 四)、过熟期:成熟期白内障经过数年后,皮质纤维分解变成乳汁状。晶体核下沉,晶体体积缩小,对虹膜的支持力减弱,可见虹膜震颤现象。 乳化状的晶体皮质进入前房,可刺激产生晶体源性葡萄膜炎。若皮质被巨噬细胞吞噬,堵塞房角可产生晶体溶解性青光眼。 |